close

 

  在社會裡,彷彿功課不佳的人,就是應當的落敗者。
  
不喜歡這種功利的想法,然而無可避免的我們就是身處窠臼當中。極厭父母親這樣的教育,總是害怕孩子的成績差勁,輸在起跑點上之類的,甚至用一個人的功課排名,來決定他能不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。
  或許功課好的人,品性多少不差,但它不是絕對,不是嗎?
  其實我也知道母親要我們讀好書,是為了我們好,但這背後還支撐著一股強大的壓力──面子。不能讓人家說閒話,不能讓人家說我們家生了三個女兒就沒有用,讀那麼多書也沒用,找個人嫁了還好了。所以我們得爭氣。
  可我根本不相信,奶奶偏袒唯一的男孫,會在我們讀好書之後有所改變。
  讀好書,做好人。是為了自己。是因為我喜歡。
  每個人都有自己願意且能夠堅持的路,勇敢的往前,往往是荊棘遍佈,好比這個社會以功績為基礎的環境,而我何其幸運能與這世界同軌,跨上我所喜愛的領域,但我知道,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我一樣有機會碰觸夢想。許多人為了學業被逼迫著退出理想與抱負。
  說的輕鬆,恰是不然。
  每逢小考段考模擬考大考,這樣一句「你看,你看,你又輸了誰多少分了……」從不會被溫柔取代,或許現在的我逃開了,但看著妹妹,不免再一次的慨然。
  如果永遠都只有「你今天考了幾分呀?」的問候,其實是壓力──孩子不那麼想回家的阻礙。我並不是說不需要教育,受過教育能改變很多事,但是我認為「肯定」,來自於家人或師長,才是真正教育的溫床。其實孩子們都能做的很好,只差父母親有沒有看見。誰不想要被肯定,大人需要上司的嘉勉,孩子呢?不需要嗎?
  有時候孩子的偏激,只是希望引起注意,當他迷路的時候,有人願意抱著他睡,當他氣憤的時刻,有人願意聽他的義憤填膺。大人們總說:家才是避風港,只有親情不會背叛你。是嗎?
  一句安慰勝過打罵,其實才是不變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